每每提起滑雪,我忍不住龇牙咧嘴,心里想着就觉得疼。
这是因为我的前三次滑雪经历都比较悲壮。第一次还是在加州理工上学的时候,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滑雪活动,去Mt High滑雪。第一次去,一点常识和心理准备都没有,糊里糊涂就上了个初学者的课,可惜实在是笨,而且胆小如鼠,踩在雪橇上一点平衡感都没有,不停地冒冷汗,要是不小心摔个跟头,爬起来更是费了牛劲儿。结果初学班的人都毕业可以去坐缆车滑绿道,只有我一个被留在山脚下继续练习。肥肥给我鼓劲儿,说管老师同意不同意呢,我带你坐缆车,于是我就被他忽悠着上了山,然后摔了数不清的跟头,出了满身的冷汗,竟然也颤颤巍巍滑到了山脚。记不清那天滑了几次,估计也就两三次,已经累得浑身酸疼,再也不想滑了。
第二次,转眼过了几年,2003年,我搬到了湾区,听说北加州太浩湖是滑雪胜地,我被JH和一群加州理工的同学怂恿着,好了伤疤忘了疼,忍不住又去滑雪了。这次是去Diamond Peak, 是XJ为太太SJ专门选定的景色优美,雪道平缓的雪场。我穿上雪橇的第一感觉是,恩,好像有些平衡感了。听了大家的推荐,我上了一个看似又长又陡的绿道滑,因为不会拐弯,如果前面有人躲不过就只好自己倒地摔倒,或者滑到雪道横向尽头眼看就要撞树了还是停不下来也只好就地摔倒。就这样一路摔下来,没什么长进。下午的时候,发现原来有个更容易的绿道要平缓的多,而且也很短,我滑了一两次,觉得放松些,心想要是所有的雪道就这么平就好了。总之,这次滑雪也没留下好印象。
第三次,是2004年初,肥肥实验室组织去SugarBowl滑雪。大家都去,只好硬着头皮一起去。和去Diamond Peak一样,第一次滑就上了一个又长又陡的绿道,滑到一半,看着眼前的陡坡,和脚底下死活穿不上的一只雪橇,我一脸豪气,脱掉了另一只雪橇,也不管从我身边chuachua飞速而下的高手看俺的眼光,咱溜达下来了。之后四处打探到一个最短最平人最少的雪道,稍稍过了把瘾。
转眼七年过去了,有了baby作借口,谁叫咱也不滑了,顶多去玩玩tubing, 顶多去开开雪地机车。可是就在这时,女儿说想滑雪了。因为她听到她的小朋友去滑雪了。我也听到不少周围的小孩去滑雪了,学的很快,去几次就可以上蓝道了。我是最挡不住诱惑的那种人,心里又开始痒痒,很想自己能学会滑雪,可以和女儿一起在雪道上驰骋。不过想起前几次的惨痛经历,还是很发怵。于是,和好友文宇和占锋两家约好一起去滑雪,有专家指导,我比较有安全感。可惜专家们把我选的据说非常平缓的几个雪场都否定了,最后又去Diamond Peak,打算在这里滑两天雪,过把摔跤瘾。
第一天一早一到雪场,就给爱丽丝报了儿童滑雪课,Diamond Peak的4-7岁的kids program非常好,一个老师最多只带五个小孩,爱丽丝的小组只有四个小孩。把她丢给老师,我和肥肥去滑那个最最平缓的雪道--SchoolHouse. 这回来滑雪,我可是做足了功课,仔细研究了各个雪场的雪道,要找绿道和蓝道黑道分开的雪场,这样不会一不小心冲到黑道上下不来;还要找有专门给初学者的又短又平的绿道。Diamond Peak是个不错的选择。它那条短短的SchoolHouse就是我七年前很心仪的雪道哦。还和Hui仔细请教滑雪的要领,就是要会stop and turn.
刚刚踩上雪橇,没走几步就在肥肥面前摔了个跟头,然后颤抖地上了缆车,下缆车时又摔了一跤。不过之后就越滑越有感觉,渐渐可以stop and turn, 下缆车时可以稳稳地滑出去。在SchoolHouse练习了半个小时,我觉得ready了,就和肥肥一起去另一个难度大些的绿道LodgePole。一上LodgePole, 我又有七年前要撞树停不下来的感觉,简直就是dejavu. 不过这回我对stop and turn掌握的好很多,尤其当天天气比较暖和,雪有些化,摩擦力大,而且顶风滑,其实速度慢不少,更容易滑。上午和下午,我在这LodgePole上不知滑了多少遍,越滑越开心,越滑越自如,而且开始嫌缆车走的慢,因为很快就可以滑下去,而坐缆车却花很长时间。
原来,我也有今天,有享受滑雪的一天,有能在雪道上飞的感觉,有热切盼望下一次滑雪的一天。说我小人得志吧,小人今夜做梦都在滑雪。
How about Alice? 第一天下午,这些第一次滑雪的小朋友已经坐上SchoolHouse lift滑那个最简单的绿道了。第二天上午又是跟着教练反复在schoolhouse trail上练习停止和转弯。第二天下午,我在SchoolHouse上已经相当得心应手,可以充当教练带着爱丽丝一遍一遍滑Schoolhouse了。而且, 在Hui的帮助下,我们还带爱丽丝上了一次Lodgepole. 虽然小家伙摔了不少跟头,还因为被爸爸批评流了不少眼泪,勇敢的小女生还是坚持把Lodgepole滑了下来。
这两天,我们都是滑到缆车关门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而且特别希望马上还可以再来滑雪。我心里感谢女儿,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个小精灵,我肯定不会挣扎出自己的comfort zone, 肯定不会有动力和勇气去挑战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很充实。